公司新聞
[點擊量:1674][來源:創(chuàng)選寶防靜電專家(www.paf0.cn)]
2022-05-11
近日,沃爾沃汽車公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的財報。
財報顯示,Q1營收為743億瑞典克朗,同比增長8%;第一季度營業(yè)利潤60億瑞典克朗,營業(yè)利潤率僅為8.1%。
對于這樣的成績,沃爾沃汽車首席執(zhí)行官Jim Rowan使用“穩(wěn)定”二字來作為自我評價。畢竟,在傍身吉利和上市瑞典之后,沃爾沃早已挺過了最艱難的“求生存”時期。
猶記得2018年5月份,車界大佬云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在探討車企“夢想與焦慮”的話題時,沃爾沃亞太區(qū)總裁兼CEO袁小林淡定地表示:“我們沒有焦慮”。
然而,在整個行業(yè)都步入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軌道時,沒有哪一家傳統(tǒng)車企不會感到新勢力們搶食其市場的壓力。
那么,面對這道時代給所有車企出的必答題,沃爾沃真的可以高枕無憂嗎?
01 沃爾沃的生存法則
在市場的認知當中,沃爾沃一直都只是一個二線豪華品牌。之所以一直無法達到BBA的市場規(guī)模,從根本上來講,沃爾沃在核心技術層面確實要比BBA弱一些。
在傳統(tǒng)三電技術領域,沃爾沃只有對發(fā)動機的研發(fā)尚有一些功力,在2017年還拿到“沃德十佳發(fā)動機”的名次。
然而目前沃爾沃在售的車型中,排量都不超過2.0,哪怕是最貴的跑車Polestar 1,也只搭載了一個高功率的2.0T發(fā)動機。如果和BBA的旗艦車型放在一起進行一番綜合機械素質的專業(yè)比較,沃爾沃給人的感覺確實是低了一檔。
在核心技術孱弱的短板之下,沃爾沃還能生存下來,是因為長期堅持以安全、健康、環(huán)保為品牌理念和用戶辨識的標簽,這正是沃爾沃的生存法則。
雖然不能大紅大紫,但是做到“小而美”還是勉強夠用的。所以在歷史上,沃爾沃汽車的市場規(guī)模始終比較有限。
據(jù)統(tǒng)計,2021年沃爾沃的全球銷量達到了歷史性巔峰,在國內銷量為17.16萬輛,但如果與寶馬的84.62萬輛、奔馳的73.94萬輛、奧迪的69.10萬輛相比,仍有難以逾越的差距。
從整個豪車用戶群體的需求角度來看,如果按照KANO模型的劃分,BBA能滿足的是期望型需求,用戶的滿意狀況與需求的滿足程度成正比,因此也是體現(xiàn)車企競爭能力的需求。
而以安全、健康、環(huán)保為特色的沃爾沃汽車,更多的是在滿足用戶的魅力型需求,其特點是,用戶有這方面的需求,但不會過分期望,夠用就好。換句話說,不排除有小部分豪車用戶很在乎沃爾沃的安全性,但同時也會有很多豪車用戶在比較一番之后,始終覺得在操控性、豪華感等方面達不到心理預期。
但事實上,安全是所有汽車用戶的基本型需求,很多豪車受眾對安全程度并不會有過于極端的追求,而且豪車品牌方只要舍得成本,安全保障方面都能做得不錯。因此以安全為差異化賣點的沃爾沃,能吸引到的群體就只有一小撮。
所以沃爾沃堅守“安全即豪華”的產品定位,好處是能夠避開一線豪華品牌的鋒芒,更多是在一些安全保障性的技術上深入研發(fā),資金壓力不會很大。但是由于在發(fā)動機、變速箱、底盤這些核心技術上明顯不如BBA,所以只能屈居二線豪華的隊列。
長此以往,沃爾沃產品的安全定位早已成為市場的共識,市場規(guī)模限制了企業(yè)整體的盈利能力,不支持在核心三電技術增加更多的研發(fā)成本。
而且,為了維持品牌特色,有限的資金需要持續(xù)用于安全、健康相關技術的研發(fā),所以,所以技術短板始終是短板,而長板的優(yōu)勢又不夠耀眼,因此沃爾沃始終難以突破BBA構建的技術壁壘。
在漫長的燃油車時代,一家車企能不能做到一線豪華,關鍵在于是否有核心技術筑底。沃爾沃以安全性作為產品的主要定位,其實決定了品牌所能達到的高度上限。
02 “安全人設”恐旁落才是真正的焦慮
那么,在電動智能化的發(fā)展趨勢下,汽車的核心技術變成了新三電。對沃爾沃來說,是否迎來逆襲的機會?沃爾沃能否讓豪車主流市場的用戶心動呢?
從營銷上的動作來看,沃爾沃的確在積極地嘗試。
比如2020年的廣州車展上,豪車品牌都在給新車宣傳造勢,奧迪拿出了國產A3/A3L,奔馳拿出了與邁巴赫聯(lián)名的GLS,寶馬拿出2系Gran Coupe,沃爾沃拿出的殺器卻是“音樂鬼才”華晨宇,當然還有“油改電”的XC40 RECHARGE。
對于這手令BBA意想不到的出招,袁小林給出的回答是:
“沃爾沃要做有內涵的豪華車品牌,華晨宇是國內非常有實力的創(chuàng)作歌手,他所呈現(xiàn)出來的溫暖、有才華、有思想和有擔當?shù)娜宋锾刭|,非常貼合沃爾沃的品牌形象。”
不知聽到這個官方解釋,沃爾沃的死忠粉會不會感到詫異。品牌形象急轉彎,為何一定要來得如此突然?而且生硬。
當然,畢竟現(xiàn)在是眼球經濟時代,如果從獲取流量的角度來看,就完全能夠理解沃爾沃因產品力落后而唯恐被遺忘在角落的焦慮感。
而這份焦慮感,正來自車企的智能化轉型。在談擎說AI看來,這對于所有傳統(tǒng)車企都是一個難關,而對沃爾沃來說,更是難上加難。
首先,在新能源時代,充沛的研發(fā)資金仍是構建車企技術護城河的關鍵。
從目前新勢力頭部選手的布局來看,集成化電子電氣架構、電控、電池、快充、芯片、智能駕駛、數(shù)字座艙等,都是值得布局的關鍵技術。顯然,電動化、智能化變革的進行時,無論哪一家主機廠要想構建護城河,都不可能在所有技術上都做到精通。
大額度、高頻率的融資、是新能源汽車這條賽道上玩家要面對的常態(tài)。而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儲備,很容易在未來的激烈競爭中掉隊出局。而根據(jù)一季度財報來看,沃爾沃雖然增收8%,但利潤卻沒有太大增長。
在資金有限的現(xiàn)實條件下,沃爾沃走的是一種“小步慢走”的漸進轉型路線。比如,XC40推出了燃油版和電動版,而且是沒有太多技術含量可言的油改電車型。
眾所周知,由于油改電意味著空間小、續(xù)航低、貶值快,在明白人看來,只能算作“新能源半成品”。于是,XC40價格一降再降,目前官方還給出了“油電雙生,智享同價”的優(yōu)惠。
然而價格上的讓步并沒有換來銷量的增長。橫向對比來看,據(jù)經濟觀察報的統(tǒng)計,在9家銷量下滑的跨國上市車企中,沃爾沃銷量下跌20.1%,僅從下滑幅度來看,位列倒數(shù)第二。
研發(fā)資金的緊缺只是一個傳統(tǒng)車企普遍面臨的問題,畢竟沃爾沃還有吉利罩著。然而,對于沃爾沃來說,企業(yè)賴以生存的安全屬性越來越不好做了,這或許才是最致命的。
一方面,智能化讓汽車安全技術領域有了更多的維度,包括碰撞安全、電池安全、軟件安全、網絡安全,這些安全課題會成為新的挑戰(zhàn)。在這些方面,沃爾沃表現(xiàn)得有點被動。
去年11月30日,南京某小區(qū)地下車庫的一輛沃爾沃XC90發(fā)生了燃燒事故,關于起火的原因,至今官方沒有給出定論,但對于電動車該如何降低自燃率,顯然已經超出了沃爾沃原有的技術能力范圍。
時隔不久,就在12月10日,沃爾沃的安全再次遭遇新挑戰(zhàn)。公司部分服務器遭到了未知攻擊者的入侵,導致部分研發(fā)信息被盜。對此很多人不禁要發(fā)問,真的不會對其汽車或用戶的數(shù)據(jù)安全造成影響嗎?
當時沃爾沃的對策是,攜手第三方專家展開調查。這或許意味著,沃爾沃在數(shù)據(jù)安全方面的短板已經非常明顯了。
另一方面,新能源革命是車企彎道超車的機會,新勢力扎堆擠進造車賽道,大家都在尋找一個能讓市場記住自己品牌的鮮明標簽,想把安全作為賣點的車企不會只有沃爾沃一家。
根據(jù)天眼查檢索,小米汽車科技公司成立后,曝光的首項專利是一種在多相電機出現(xiàn)缺相故障情況下“提升電機安全性”的技術。
此外,更致命的是,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越發(fā)成熟,能夠明顯提升汽車安全性的技術可能會掌握在智能駕駛技術提供商的手中。
百度創(chuàng)始人李彥宏近日接受采訪時表示,“據(j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當前94%的交通事故是人為造成的,自動駕駛的普及會逐步把人為原因降低下去,道路會更加安全。”
燃油車時代的安全屬性是被動防御型的,就是發(fā)生事故,誰的車更能抗撞擊,沃爾沃的安身立命點在于更能抗撞擊。智能化時代,安全屬性的主動進攻性,就是讓事故發(fā)生的概率更低,甚至未來可能無限趨近于0事故。因此,車輛安全地考察點前置了,是避免事故,沃爾沃的核心是事故發(fā)生了 ,人員傷害降到最小值。智能化時代,對沃爾沃安身立命的安全人設來了一次釜底抽薪式的降維打擊。
由此看來,由于智能駕駛技術領域的短板,向來專精于碰撞安全的沃爾沃,未來是否還能守住安全這一細分市場的擂主,或許值得畫一個問號。
總的來說,由于市場規(guī)模還不夠大,用于研發(fā)的資金本來就不充裕,面對復雜的安全課題,沃爾沃面臨各路高手對其安全特性的挑戰(zhàn)。在自動駕駛巨頭、新勢力的降維打擊之下,已經顯露出分身乏術的無力感。
(來源:億歐)